您现在位置:>>首 页>>艺术欣赏>>历代名家>>董其昌
   


 
 

“生谈潇洒”的董其昌
 
吴地书手,名家辈出。有的开宗立派,为一代大师;有的妙笔生花,风行于一时,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要数董其昌了。
董 其 昌 (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明朝松江华 亭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皇长子讲官、督湖广学 政、山东副使、登莱挟备、河南参政、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侍读学士等 。当时阉党乱政、党祸酷烈,他即请求辞官返回故里,赠太子太傅,死后谥号“文敏”,故后人遵称他为“董文敏”。
董其昌不仅书法著名,还工于绘画、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的山水画格 调清新,被推为南宗画的一代宗师。
董其昌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本可因董其昌的文才而将他名列第一 ,但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的董其 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自此钻研书法。董其昌 回忆说:“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 (直卿)《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世南),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 庭经》及钟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这 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学习书法的过程,光学近人之书,后学唐人之书,最后 追溯到晋人,一步步取法乎上,这大概是董其昌一生始终以“晋人取韵”为最 高境界的思想由来。正因为此,他初学三年便敢于藐视文、祝两位大家,并以 超越赵孟 为目标。他青年时代那种咄咄逼人的进取勇气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是他后来书艺大进的巨大动力。
董其昌不仅一步步追溯古人,而且临摹的印本也从一般碑帖进到书家原迹 ,使他有机会了解古代名家书法的真貌。在他未入仕以前,即其二十多岁至三 十五岁其间,有两件事使他终生不能忘怀,一是二十五岁时,他见到了王羲之 的《官奴帖》,他回忆说:“右军《官奴帖》,事五斗米道上章语也。已卯秋 ,予试留都,见真迹,盖唐冷金摹者。为阁笔不书者三年。”青年自负的董其 昌看到王羲之《官奴帖》妙迹,眼界大开,他幡然醒悟,以前对古人只是妄自 标评罢了,为此还三年搁笔反省。二是这段时间在嘉兴教书的董其昌,结识了 堪称明代第一收藏家的项元汴,项元汴居然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年轻的不速之客 ,尽出所藏,让他观晋、唐真迹。董其昌象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他陶 醉在古人精美的艺术之中,流连忘返,“永日忘疲”。短短几天,他济览了项 氏的全部收藏。
公元1589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 。他的官运似乎很畅通,当过编修、讲官等等。他对政治又异常敏感,一有风 波,他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后来官拜南京礼部尚书。
公务之余,书画依然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几乎研究了以前绝大部分名家,从钟王到颜柳,从怀素到米芾,直至元 代的赵孟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他一生浸淫于晋、唐、宋三代,而以 意韵之追求为主,他是从学颜真卿《多宝塔》开始的,他一身的书法都带有颜 字的烙印,但他又不满足于学颜,直追示晋,对钟王风韵有深刻的理解。除了 钟王颜氏外,对他发生深刻影响的还有米芾、杨凝式和李邕。
宋代的米芾是董其昌终身敬佩的为数不多的书法家中的一个,董其昌曾回 忆他学米的经历:“三十年前参米书,在无一实笔,自谓得诀,不能常习,今犹故吾,可愧!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淡及天骨带来,非常可及。”这 是他别具会心的学米体会,米书虽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势,但如若学之不当,则易得“偏欹槎 ”的造作之弊,难获平淡天真之韵,而董其昌正是以 几十年的精力,用“淡”字来化解米字之不当,从而与二王“简静和平”的境界力求接近。
董其昌对杨凝式也有特殊的感情,曾评其所书《韭花帖》说:“少师(杨 凝式)《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 也是要以“萧散”即“散淡”的韵致来矫正故作姿态的弊端。因此他特别钟情 于此帖的行气、章法处理,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使书风更加清朗洒脱,一 派怡人的简远意境。 对于李邕,董其昌把他与王羲之并列起来评价:“右军如龙,北海(李邕 )如象”。此语几百年来成为名句。李邕书法本以欹侧取势,而他却评之以“ 象”,意在取其沉静的意致,而不想在表面上进行模仿。
董其昌在自述中早有轻视文征明、祝允明之意。对于赵孟 ,这位笼盖元 明书坛的大书法家,他也敢于与其比肩。他说:“吾于书假可直接赵文敏(孟 ),第少生耳。而子昂(赵孟 )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唯不能多书, 以此让吴兴(赵孟 )一筹。”“吾书与赵文敏较,各有长短,行间疏密,千 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赵书圆熟得俗态 ,吾书因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适意。当吾适意,赵书似输一筹, 第作意者少耳。”通过彼此的比较,他自称所以胜过赵的,就是得力于他“因 生得秀色”的长处。他对书画意趣早有讲究:“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 外生,画须熟外熟。”书法中的“生”,也就是为了追求“清远平淡”的境界。
董其昌对古典书法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他临仿古人也不重形似,而是着意 体味和摄取作品的神韵。他认为“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 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他善于以意背临,“似抚无弦琴者”,加 上精通禅理,笔下于率意中见秀色,意态妍美,形成了风流潇洒的董氏书风。
董其昌的书法,历来评说褒贬不一。褒者倾其溢美之词,谢肇称其“合作 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 ,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陈继儒说“思翁(董其昌)书法,吾朝米襄阳( 芾)也”。何三畏亦称:“玄宰(董其昌)精谙八法,不择纸笔辄书,书辄如 意。大都以有意成风,以无意取态。天真烂漫,而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 ,笔不尽意者。龙翔云物,飞动指腕间,此书家最上乘也”。董其昌的书风风 靡一时,仿习者极多,作伪者也不少,他本来就有的一些毛病也更显露出来, 由于董力求“淡”、“生”,最终“能朴而不能茂”、“行笔不免空怯”(包 世臣语),康有为更讽刺道:“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 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这话出自推崇北碑者之口,未免刻薄,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董其昌诸体皆精,尤擅行草。董文评其行书《杜甫诗》为代表作,展开此 卷,但见中锋行笔,圆转自如,锋芒隐显间见点画飞动,各具情态。由于笔致 清润,收束自然,藏多露少,笔意天真平澹,字有儒雅秀逸之风,无暴烈怒张 之气,有很浓的《淳化阁贴》的意味。其中“词翰升堂为君扫”的“升”字, 笔锋向四面刷出,凌厉轻爽,神采飘动,有米芾“风樯阵马”般的痛快。而“ 堂”字则复归内敛,与“升”迥异。又如卷中的“风”字,径从羲之草法中化 出,“街”字如从《黄州寒食诗》中移来,在这里又那么和谐。其墨法更从绘 画技法中借鉴而来,一字之内浓淡相间,一行之间燥润相杂,默色的变化丰富 了书法的表现力,全篇浓淡相间、疏密得法,象山花烂漫,色彩缤纷。董其昌 认为:“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他将书法和绘画中的技法结合起来, 使作品自具特色。读者观字哪观画,心游情里,神往画意间,别有一种空寂、 简淡、出世的禅家气氛。在行款上亦颇见匠心,一行之间,上下疏密错落,奇 正相生,长短得势。一篇之内,行距字距宽阔疏远,纸幅上留有大量空白,这 空白与墨迹掩映相衬,使字里行间有一种闲适自然的情趣。这种“疏可走马” 的章法,显然是从杨凝式《韭花帖》中学来的,构成了作品的又一特点。清圣 祖康熙皇帝十分推崇董其昌的书法,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 “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 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 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 》,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书家所谓古钗脚,殆谓 是欤?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 尤规 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 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 绝。临摹最多, 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 风靡一时。一般追逐功名的文人学士,几乎都以董书为干禄正体,求仕捷径。 因此在康熙朝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 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然而,董其昌书法中的疏淡韵味,到了学董者 那里变成了一种模式,愈走愈下,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盛行于清代的“馆阁体”,可以说与此息息相关。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极为精湛、极 为价值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其要点有四点:
(1)“字须熟后生”。
这一董氏书论中的重要观点是他在与赵孟 书法的比 较中得出的。他说:“吾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赵孟)之熟 ,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细味其意,他所说的赵书之“熟”,正是其不足; 己书之“生”,正是优点和长处,他就是要在这里去超越和胜过赵孟 。所谓 “生”即是生疏,熟即是精熟,这是书法艺术中的一对审美概念。按照前人成 功的经验,学书的方法首先必须学习临摹古人书迹,由生到熟至于精熟,这是 必由之路。董其昌从赵孟那里发现,精熟到极点的结果是抑制了书家的创造 性才能,反为所拘,因此他提出要把这条道路再往前延伸,即由熟再到生,也 即在熟到最后的阶段,就要有意识地与古人拉开距离,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用“已意”去写,“不受法缚,乃自成家”。
(2)以禅入书论。
超越古人,自成一家,谈何容易,尤其董其昌晚出众家之 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另僻蹊径。这里禅学帮了他的忙,终于从中得到了妙悟 。书法的创作情怀,历来追求的是“解衣磅礴”、“舒衣散怀”的情态,所谓 “无意于佳乃佳”,这与禅宗追求忘我、无我的禅定境界是一致的。当他在禅 宗中找到适合自己进行创作的观照与冥想和谐体的时候,在禅定的灵感下,他那笔底流露的几行浓淡不一的墨迹,深深地蕴含着他进行纯艺术体验时的愉悦 。看他的墨气,淡淡的墨痕中流露着一种澹泊、清逸而蔑视冲动、激烈、艳丽 的禅之情怀,充溢着韵的体味。看他的气息,董其昌恰到好处地把握“禅思” 给他带来的宁静心境,把追求内心清新、恬淡、超脱尘俗的理想,流露于笔端 ,给人以自然适意、平淡幽远的艺术气息。看他的形态,率意中透出秀美之态 ,自有一种飘逸潇洒的君子之风。他极力反对刻意造作的书法。
(3)对书史的观照。
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 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是抽象艺术,不象绘画那样可以自然为师。虽然卫 夫人用阵云坠石来强调书法中的力和势。颜真卿曾有“屋漏痕”,怀素有“飞 鸟出林,惊蛇入草”之说,是受自然的启示,但书法毕竟不能用自然的标准去衡量,这就是董其昌指出的“画与字各有门庭”的意思,他已经悟到了书法艺术独特的抽象性,作为构成书法艺术的用笔法、结体法和章法之美存在于法度之中,而作为整体的艺术感受的韵和意的美,却存于法度之外,外以他认为“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 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4)求率真之笔。
在书法的技巧方面,董其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极其特色 的创新。围绕着他所追求的淡秀意韵的审美取向,他用笔强调虚灵和变化,结 字强调似欹反正,章法强调疏空简远,用墨强调浓淡相间,造成了白大于黑的 视觉效果。用笔虚和而骨力内蕴,章法疏空而气势流宕,用墨清淡而神韵反出 ,这便是董其昌书法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表现了禅意,所谓丰采姿神,飘飘 欲仙;这种风格又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也就是“书卷气”。 最后提一下董其昌鉴刻的名帖《戏鸿堂法帖》。董书刻帖有十余钟,这里 不备举,其中以《戏鸿堂法帖》为最著。此帖集晋唐到元朝诸名家真迹,皆出自当时名收藏家或他人的秘箧,董氏亲自双钩摹刻。双钩本为临摹的一种方法 ,非用心至细,用神至凝,深通书道者不能传真。董擅此艺,鉴定与钩摹亦极 为精审,是学书者的上佳范本。可惜《戏鸿堂法贴》刻成不久,被火所毁,其 后翻本上石,全失原有神采。王澍《古今法帖考》讥为“第一恶札”,即指此 类翻本而言。明拓原刻本流传甚稀,偶然遇见,多非全帙,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