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版画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意义上的版画指的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早期版画是为印刷和出版而创制,画、刻、印分工,刻者仅照稿刻版,称为复制版画。后来出现创作版画,即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承担,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至此版画艺术才取得其独立地位。
在古代中国,版画主要是指复制木刻版画,它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溯自远古,殷商甲骨文(图1秦汉的画像石刻(图2、3)都与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传承关系。至隋唐,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和推广,木刻版画也逐步成长起来。现在所看到的唐咸通九年(868年)&127;的《金刚经》木刻首卷画(图4),刀法及为纯熟劲健,说明在9世纪中时;中国的木刻复制版画就已经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
隋唐、五代是中国复制木刻版画的成长时期。其内容主要是雕版佛画和书籍插图两个方面。唐五代以雕印佛画为主。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此时期的木版雕印佛画其内容之丰富刻制之精美,足以反映当时雕版佛画的兴盛。至唐末五代,除雕版佛画外文学书籍及民间用书的木刻插图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带有木刻插图的雕版日历。
宋元时期,随着宋元绘画艺术的兴盛和雕版印刷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复制木刻版画开始进入兴盛期,其艺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此时期雕版佛画在继承前化优秀传统中,进一步发展了扉画、连环插图及独幅佛画,刻制技巧普遍提高,而且还出现了当时的时代风格。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宋元文学逐渐面向市民,因而使版画艺术也开始摆脱宗教的羁绊,面向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民间日用版画兴盛具有年画性质的木刻版画亦开始风行于世。
明代木刻版画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步入我国古代版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明代雕版佛画,在制作技术法上,仍承袭宋元以来的朴厚之风,构着重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刀锋简净劲整,不拘红节,在前代版画的朴健基础上,着意追求大气磅礴、庄丽肃穆的境界。现存明初刊本扉画“鬼子母揭钵图”及永乐十八年刊出的“观间”经普门品”插图,都是当时雕版佛画的精品。
|
|
|